来源:
作者:蒋波
近日,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消息,协会正联合相关部门建立智能和健康适老相关评价体系指标,推动上游供应商、制造公司,下游养老机构等协同加快适老产物创新,推广应用场景。
当前,老龄社会正加速到来。据测算,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,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。日新月异的数字科技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,也为老年人构筑了一道看不见的“科技鸿沟”。
目前,我国公司在适老产物和服务供给方面还存在不足,特别是数字化适老产物数量和种类较少,尚未完全覆盖老年人的所有应用,且产物供需对接不畅,专门服务老年人的适老化市场还未形成。因此,在科技创新和产物研发过程中更加注重适老化设计,为社会提供更多适老产物,已成为公司必须扛起的责任担当。
公司推动适老化改造需找准发力点。注重适老需求创新发展,包含从产物定位、产物业务内容、产物内容逻辑、产物界面到产物服务等全流程的适老化改造,是一个涵盖标准化制定、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工程。
标准化在公司适老化改造规范实施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。龙头公司应牵头制定智能产物适老化设计标准,让智能产物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和应用;积极参与智能适老检测认证,提高产物适老化改造的质量、安全和可持续性。
推动适老化改造,还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需求,有针对性实施定制设计。公司应苦练内功,广泛吸纳老年人的意见建议,通过产物的外观设计、操作设计、安全设计、舒适设计等全链条适老化设计,创造更加便捷、舒适、安全的产物,满足老年人多样化、多层次的需求。
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,提升科技创新和产物研发过程中的适老化水平是必然趋势。公司开展适老产物研发创新,应持续加大共性技术的研究投入,进一步深化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技术与产物适老化改造的融合发展,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适老产物中,从供应链源头推动适老产物发展,努力开发出更多更好的高品质适老产物,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(蒋波)